【支招】
1、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滿足咬的替代品
如果孩子處于長牙期,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滿足咬的替代品,比如牙膠、磨牙棒、餅干、毛巾等物品,緩解孩子的特殊需要。
2、引導孩子多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
如果孩子是因為語言貧乏造成交往中喜歡以肢體語言來表達的話,就要加強交往訓練和交往時的語言訓練,引導孩子多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愿。
比如,如果孩子想表達好感,引導孩子說:“你好!”并鼓勵孩子通過握手的方式來表示友好。如果孩子想拒絕他人,引導孩子說:“不要!”“你不可以這樣!”“我現(xiàn)在不想和你玩!”“你是姐姐,你應該讓讓我!”“如果你再這樣我告訴老師了!”一旦孩子掌握了用語言與他人溝通,咬人就沒有存在的需求了。
3、多關注咬人的孩子的內(nèi)心
如果孩子咬人是因為遭遇了某些特殊的事件而產(chǎn)生了心理壓力,或者為了緩解不良情緒而出現(xiàn)的,父母更要多關注孩子。比如,增加親子游戲的時間,多用語言告訴孩子“不管怎樣,媽媽都是愛你的”!多使用肢體語言增加孩子的安全感,比如擁抱孩子,撫摸孩子,親親孩子的臉等。
4、多用正面引導
對于咬人的孩子,不要過于責罵,以免產(chǎn)生強化效果。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,給孩子營造一個平靜的家庭環(huán)境,多使用講故事、角色扮演等方式來引導。比如,讓孩子扮演被咬的孩子,家長扮演咬人的孩子,每次咬人后,家長要主動向?qū)Ψ降狼浮T诮巧缪葸^程當中,孩子更能夠體會他人的心情,從而慢慢減少咬人的行為。當然,孩子從思想轉化為行為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,父母要有寬容的心理。
一般來說,兩三歲孩子咬人基本上屬于生理和心理發(fā)展上的階段性問題,還不屬于攻擊性行為。4歲后孩子如果繼續(xù)咬人的話,可能就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出現(xiàn)了問題,必要的話還要請兒科醫(yī)生看一下,是否情緒過于不穩(wěn)定,需要藥物來改善一下了。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