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漳州:“菜單式”跟崗 補齊農村教育“短板”
跟崗回來后,課堂更有趣味。圖為南靖縣龍山中心小學吳會珍跟崗后上課課堂生動、氣氛活躍。
縣實驗小學指導老師鄭藝惠(左二)正指導三位來自農村小學的跟崗老師。
海峽網3月4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“這次輪到我到縣實小跟崗學習,我已在‘菜單’上選了張小柳老師,早就聽說她講課講得很好,現在有機會,一定要好好向她學習!”2月28日,南靖縣龍山中心小學的老師余玉珊已開始準備行裝,3月4日起到南靖縣教師進修學校報到,到南靖縣實驗小學進行為期1 0天的跟崗學習。
為了提升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,充分發(fā)揮城區(qū)名師、骨干教師的引領與示范作用,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(fā)展,201 7年以來,南靖縣教育局開展“跟崗”學習活動,并首創(chuàng)“菜單式”模式,經過幾輪的跟崗學習,農村教師成長迅速,有效地提升了農村教師的施教水平,縮小了城鄉(xiāng)教育的差距。
跟崗老師“點菜單”找名師
“鈴鈴鈴……”第三節(jié)課下課鈴響了,意味著上午放學了,教室里頓時就炸開了鍋,許多學生收拾好課本要回家了。這是2月28日上午在南靖縣龍山中心小學里的一幕,作為數學科任老師的吳會珍也同時收拾好教案準備回家。
“城鄉(xiāng)間的教育確實有較大的差距,但一直沒有親身的教學體會。”吳會珍是龍山鎮(zhèn)本地人,從教已有20多年了,所教的學生走了一批又一批,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,但遺憾的是,一直在鄉(xiāng)鎮(zhèn)學校教書。
為促進全縣教師的專業(yè)化發(fā)展,整合優(yōu)質的教育資源,推動課程改革的縱深發(fā)展,2017年初,南靖縣教育局在新學期大膽探索教師培養(yǎng)新途徑——農村小學教師進城跟崗學習。跟崗學習以提高教師專業(yè)能力為主線,以“構建高效課堂”為主題,以教師為主體,開展基于崗位、基于課堂、基于問題、基于教師發(fā)展需求的學習與研究,全面深化跟崗學習活動,著力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,營造城區(qū)聯動、攜手共進的學習氛圍,進而提升全縣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,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(fā)展。
“得到消息,我馬上報名參加了第一期的跟崗學習,到縣第二實小,所跟的老師是富有教學經驗的陳寶秀老師。”吳會珍說,在跟崗期間內,她聆聽了陳寶秀老師的指導,并全程觀看學習她的教學和管理模式。
“陳寶秀老師上課時,我就在最后一排聽,看她是如何講課,如何和學生互動的。她布置批改作業(yè)時,我都在邊上觀看學習。”吳會珍說,包括班級的幾次主題活動,她也全程參與。
據介紹,所謂“菜單式”跟崗,就是在每學期第一周前,縣城區(qū)小學在“南靖教育網”推出跟崗的名師“菜單”,包括學校辦學特色和名師教學特色,供農村小學教師選擇,農村小學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(yè)發(fā)展需要,提交跟崗“訂單”,然后由各中心小學匯總提交到進修學校,進修學校接到“下單”后讓城區(qū)小學“接單”,并制定具體的跟崗學習活動計劃,組織被“點單”的名師接受農村小學教師的跟崗學習。
“‘菜單’里的名師要求是縣級以上骨干教師,或曾在縣級以上教學比賽中獲得二等獎以上的老師。”南靖縣教育局副局長朱素戀說,實行“菜單式”跟崗活動后,農村小學教師可以據自己的情況,有自主的空間,找到適合自己的跟崗名師。
鄉(xiāng)村教師進城直接“取經”
“跟崗學習后,才感覺到差距真的很大!”鄭巧玲說,其所跟崗的劉細珍雖是“名師”,經驗豐富,但她每節(jié)課仍是很認真地備課。
“在教學功夫方面也有差距。”鄭巧玲說,在語文課堂上,劉老師能很巧妙地帶著學生們走進文學的世界,不時質疑,不時解惑,時時給學生帶來“豁然開朗”之感。
“師指一條路,燈照萬里程。”吳會珍也認為,這次跟崗學習,最幸運的是遇到一位真正的名師,雖然陳寶秀還是校教導主任,但繁忙的教務工作并沒有羈絆住她在教學路上前進的腳步。“在短暫的一周學習中,親眼看見陳老師踏實嚴謹的工作作風,先進的教育理念,卓有成效的工作效率,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。”她說。
“作為一名長期在農村學校任教的老師,不管是教學研討課還是大型公開課,我都缺乏經驗。”吳藝芬說,縣第三實驗小學這方面做得比較出色,她所跟的老師是吳小琦老師,通過幾次公開課的歷練,她的文本解析能力提高了不少。
“跟崗學習活動融學習、思考、行動、研究為一體。”南靖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吳高福說,名師的引領和名校的熏陶,給跟崗教師帶來理念的更新、方法的改進、思想的洗禮、能力的提升,有效促進農村教師專業(yè)素養(yǎng)提升。指導教師從教學設計、課件制作、多媒體使用、社團活動組織、少先隊主題活動設計等方面對學員進行悉心指導,面對面和學員就農村學校教學工作遇到的困惑進行深入交流,既促進學員的快速成長,又通過實踐提升自我。學員積極參與聽課評課,發(fā)現問題說心得,尋找差距談感受,收獲頗豐。學員積極參加教學研討、觀摩活動,不斷提升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并通過上展示課和匯報課檢驗學習成果。
提升區(qū)域教師整體水平
“每次跟崗活動回來后,學校都適時舉行跟崗教師匯報交流活動。”龍山中心小學所在校副校長黃龍國說,這樣可以把大家跟崗所學的經驗通過活動,和全校老師分享,進而提高本校老師的整體水平。
如在第二批跟崗教師匯報交流活動上,鄭斯萍老師展示了一堂精彩紛呈的跟崗匯報課——《威尼斯的小艇》。課堂上,鄭斯萍活學活用,把跟崗學習到的新理念、新方法融入課堂教學實踐中,針對本課的重點、難點,巧妙地運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去探究學習。整節(jié)課知識呈現方式多元化、文本利用自然到位,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,足以看出這次的跟崗學習給她帶來了變化。
“效果確實很好。”龍山中心小學校長劉建川說,大家通過觀摩跟崗老師的課堂教學,研討總結各自的學習心得,教學觀念悄然發(fā)生了變化。
“每位跟崗教師回校之后都要上一節(jié)返崗匯報課,將自身原有的工作經驗與跟崗學習中學到的新理念、新思維相融合,轉化為新的教學行為。”南靖縣教師進修學校小教室副主任陳志卿說,主動通過上匯報課形式檢閱跟崗學習成果,并傳播給其他教師,促進共同提升,跟崗學習活動已成為南靖縣拓寬教師培訓渠道的新嘗試。
“通過幾期的‘菜單式’跟崗學習,成果非常顯著。”南靖縣教育局辦公室副主任黃慧芳說,全縣共有210位農村小學、幼兒園教師參加跟崗,全程融學習、思考、行動、研究為一體,在名師的引領、名校的熏陶下,給跟崗教師帶來理念的更新、方法的改進、思想的洗禮、能力的提升,有效促進農村教師專業(yè)素養(yǎng)提升。
責任編輯:黃仙妹
- 漳州首批“民間社團巡河隊”出爐 8個社團當“巡查員”2019-03-28
- 漳州首個人工智能教輔系統(tǒng)入駐薌城區(qū)2019-03-26
- 漳州市16個基層工會獲評省模范職工之家2019-03-25
- 閩侯上街青州幼兒園9月投用 該縣年內有10多個教育項目竣工2019-03-24
- 漳州不少學校附近辣條“泛濫” 執(zhí)法部門排查整治2019-03-21
- 預計今年平均氣溫偏高 漳州全年降水量偏少2019-03-21
- 漳州:手機掃碼識別買食品很放心2019-03-21
- 臺新課綱難產 學者:除了“去中國化”看不出教育目的2019-03-21
- 泉州6個教育項目獲中央資金補助8000萬元2019-03-20
- 福建省教育系統(tǒng)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2019-03-20
-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
-
“漳州通”APP網上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動員會議2019-03-30
-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-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- 一周熱點新聞

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